生死时刻 心肺复苏能救命!

发布于

 

 

心肺复苏能救命
您知道吗,我国每年发生心脏猝死的人数高达54.4万,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1500人发生了心脏骤停,其中,90%发生在医院以外,能够存活的人数不足1%。 

在日常生活中,心脏急症是发生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许多意外伤害如电击伤、淹溺、中毒及严重创伤等都可导致呼吸、心搏骤停。一旦发现心搏骤停者,必须争分夺秒,采取现场心肺复苏,才有可能挽救心搏骤停着的生命。

 
那么,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应该做什么呢?

 

其原则主要是:一唤、二看、三呼、四复苏。
一唤,判断是否有意识:如果病人突然倒地,应该先跟他说话,轻拍双肩,没有应答视为无意识;二看,判断是否有呼吸和脉搏:如果病人没有意识,应在10秒之内观察病人的胸廓有无起伏、颈动脉是否有搏动;

三呼,呼叫120急救系统:判定病人没有意识、没有呼吸后,应立即呼叫120;

四复苏,开始心肺复苏。

 

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检查病人口腔内是否有异物,如果有,需要及时清理;将病人平放于平坦而坚硬的平面上,如地面上;解开病人的上衣。

随后,进行胸外按压,以跪坐姿势,伸出一手,把掌根放到病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另一只手,手背手指相扣,并翘起手指。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用力地往下压。注意肘部不可弯曲、手臂伸直、肩膀位于手掌上方,使按压力量直接作用在病人的胸骨上。

如果被救者是普通成年人,按压胸廓的幅度需要下沉5-6厘米,按压速度要达到100-120次/分钟,差不多每秒2次,按压下去后,也要让胸腔充分回弹。

胸外按压30次后,需要进行人工呼吸2次。方法是,一手让病人仰头,一手托起下巴,捏住鼻子,用嘴巴包住嘴巴,吹气。每次吹气的时间在1秒以上,吹气时,如果看见病人胸廓隆起,说明人工呼吸有效。

每组心肺复苏,包括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5组为1个循环。心肺复苏不能中断,需要一直坚持到被救者恢复意识,或者专业救护人员到场。如果不愿意做人工呼吸,坚持做胸外按压,直到救护人员到场,也是可以的。如果单人体力不支,可以多人接力,但关键是要保证心肺复苏的质量。

发生心脏骤停后的4-6分钟是进行救治的“黄金时间”。掌握了这个技能,您伸出的援助之手,就可能挽回一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