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中医早就研究了糖尿病类消耗性疾病?还有食疗方?!

发布于

话题
家里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却还是任性吃饭?糖尿病人到底应该吃些什么?中医所谓的消渴病又是否完全等于糖尿病?中医又有何见解?是不是有相关养生法则呢?

pexels-polina-tankilevitch-5469147.jpg

中西医概念辨析糖尿病与消渴
糖尿病,是现代医学名词,指的是一组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其中主要包括1型和2型。
而消渴,是中医学名词,泛指多饮、多食、多尿、乏力、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漫一为下消,统称消渴(三消)。
可见,消渴指的是以这类症状为特征的疾病,所以西医的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围,而消渴却不等于糖尿病,如尿崩症等见消渴症状者也属于消渴范围,均可以参考本期食疗。
五汁饮

适应人群: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尖边红,苔薄黄

做法:鲜芦根和麦门冬洗净后,压汁去渣,取麦门冬汁10g,鲜芦根汁25g。荸荠、梨、藕去皮后,榨汁,取梨汁30g,荸荠汁、藕汁各20g。将上述汁液混合,冷温皆可,不限量频服

原理:肺中有热,耗伤津液故口干舌燥喜饮,五汁饮清热润肺加生津即可起到较好的疗效达到止渴作用。
竹茹饮

适应人群:多食易饥,口渴尿多,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做法:竹茹30g、乌梅6g、甘草3g洗净后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饮,乌梅可食。

原理:同理五汁饮针对肺火。此方针对胃中有火,耗伤津液,胃热善消化谷物,故善饥。竹茹饮清胃泻火,养阴增液达到较好止渴止饿作用。
黄芪山药粥

适应人群: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同时存在,精神不振,乏力,消瘦,舌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做法:黄芪30g洗净打粉,山药60g洗净切片,二者同煮成粥,每日两次。

原理:气阴不足,一方面脾失健运故大便溏,另一方面阴不足而阳偏盛故能食易饿。黄芪山药补气健脾,故能达到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