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皮肤危机大作战

秋天到,缓秋燥
AUTUMN

秋风起,蟹脚痒,连带着我们的皮肤也痒了起来。不仅是痒,一照镜子还会发现皮肤暗淡无光,甚至起皮。今天我们就来针对这个问题好好聊一聊。

 

为什么秋季更容易出现皮肤问题?
1、秋季主肺,肺合皮毛,加之肺为娇脏易受秋燥侵袭,故当秋燥来袭,肺阴亏虚,皮肤也会因为失去津液和阴血的濡养而变得干燥。2、秋季天气转凉,皮肤血管收缩,输送水分减少。另一方面,气温下降后,皮脂分泌量减少,屏障功能减退,水分流失增加。两者因素综合,也就导致了皮肤干燥紧绷。

 

解决方案:内外兼补
 
内:养阴津润肺燥
 
沙参玉竹瘦肉汤

材料:瘦肉500g、沙参30g、玉竹30g、无花果6个、百合20g、雪梨1个

做法

1、瘦肉洗净切块,焯水去血沫。

2、雪梨洗净,去芯,切块备用。

3、将沙参、玉竹、无花果、百合洗净,放入瘦肉、雪梨,加适量清水。

4、大火煮开15分钟后,转小火煲1.5个小时,最后依据个人口味加盐调味即可。

解读:沙参、玉竹、百合均为补阴常用药物,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清心火、滋润养颜的功效。无花果性平味甘,具有清热生津、养肺润肠、解毒消肿的功效。雪梨润燥生津,是百姓们在秋季常吃的水果。瘦肉为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养血、补中益气。故此方非常适合在秋季食用,缓解干燥的症状。
外:护皮肤按穴位
 
护皮肤

皮肤干燥时不宜频繁洗脸,适当选用温和的洁面产品。同时进行有效保湿,皮肤干燥程度较甚时可以先暂停使用功效类产品,而专注于补水,使用含有甘油、玻尿酸等成分的保湿剂,最后,在出门时注意防晒,且多使用如打伞、戴帽等物理防晒方式,既可以有效保护皮肤又不至于防晒霜对皮肤产生负担。

穴位
肺俞

定位:肺主皮毛,为肺的背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调补肺气,补虚清热

操作:坐位或俯卧位,家人双手拇指帮忙交替按揉该穴位,以局部酸胀为度,3-5分钟。

 

多喝热水,大有门道

今年夏天异常炎热,各类冰爽商品跟着热销,无论是传统解暑商品的冰激凌还是新秀家电制冰机的销量跟着节节攀升。现代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吃冰品、喝冷饮,甚至将“多喝热水”当作是老一辈的习惯而嗤之以鼻。但是,“多喝热水”真的要被时代淘汰吗?今天,我们就要为热水正名!

 

喝热水,护阳气

1、中医看来,上为阳,下为阴,而水在下流动,故水的性质偏阴寒。故通过加热的方式,能够平衡水的寒凉。

2、除此之外,脾胃的消化功能倚赖于脾阳,经常饮用凉水或冻品容易伤及脾阳,从而引发如如消化不良、胃部冷痛等不适症状。最后脾阳受损,则造成虚寒证,形成虚寒体质,出现怕冷、手足不温等症状。

3、中医认为,温饮入胃有温煦中土阳气的作用,利于腐熟水谷精微,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

 
喝热水,请注意温度!

我们的口腔黏膜以及食道黏膜非常娇嫩,能耐受的高温通常为50~60摄氏度左右。又由于食道黏膜的敏感性不如口腔,故在感受烫嘴时人们通常会往下吞,这就很容易烫伤食道。反复被刺激后,食道黏膜易发生慢性损伤或炎症。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正式提出过,过热食物可能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并将超过65摄氏度的食物列为致癌物2A类。

所以,我们平时喝热水的温度与我们人体胃肠道温度相适应即可,即35~40度。怕冷人群可饮用温度稍高的水,但最好不要超过50摄氏度。

 

什么情况下不适宜喝热水呢?

1、平常素有口干舌燥、小便灼热、小便色黄、大便干结的热性体质人群,饮用水的温度应适当降低,25度左右即可。

2、如正在服用清热药,如针对中暑、大便热结,医生建议应在服药时将药放凉再服,以便助药力,则应遵医嘱。

注意:虽然临床上也有热药冷服或寒药热服的特殊情况, 但对于饮水一事上, 参照以上服用中药的一般规律即可。

 

夏季巧吃瓜

夏至已过,气温叠叠高,西瓜也逐渐多了起来,成了人们常吃的水果。西瓜虽稀疏平常随处可见,但却内有乾坤颇有门道,今天就且说一二。

 

中医如何看待西瓜?

中医认为,西瓜性寒味甘,入心、胃、膀胱经。主要作用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汪颖在《食物本草》中称西瓜为“天然白虎汤”,而白虎汤是经典的清热生津方,素有“辛凉重剂”之称。

 

既然这样,西瓜是否不适宜体寒的人呢?

确实如此,由于西瓜性较寒,同时人们习惯于将西瓜泡冷水或冷藏后食用,增加了寒凉之性。尤其是脾胃较寒的人群,如常常感到腹部冷痛、喜欢喝热饮、遇暖则腹痛减缓,那么就不宜食用过多西瓜。另外如果湿气较重,在食用西瓜时也要注意控制量,原因在于西瓜性寒易影响脾胃运化,易生湿。

 

那怎样才能健康吃瓜呢?

1、尽量不要将西瓜冷藏食用,不仅过于寒凉,同时容易滋生细菌,非常可能引起夏季腹泻

2、注意吃瓜的时间,尽量不在晚上睡前吃瓜,一来此时阳气已降阴气已升,二来更容易囤积多余糖分还易起夜影响睡眠质量

3、如果食用后小便频繁,可以补充淡盐水或将西瓜与少许食用盐一起蘸食。原因在于咸能入肾,可以帮助减缓小便频而避免伤津

4、若担心食用西瓜造成腹部冷痛腹泻,可以在食用前后吃几枚大枣,大枣甘温归脾胃经,可以帮助顾护胃气。

 

西瓜有没有食疗价值或者药用价值呢?

那这就不得不提到“西瓜翠衣”这一药啦,在经典方剂王氏清暑益气汤就有用到,用于治疗暑热气津两伤证。而西瓜翠衣实际上就是青皮西瓜表面含有蜡质的青皮层刨片晒干后所成,可以代茶饮,用于治疗暑热烦渴、口舌生疮、咽喉干痛。而且这一味药性凉味甘,寒性较弱,适宜性更广。

文天祥还曾经为西瓜作诗《西瓜吟》“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生动描绘了吃瓜时的清凉爽快,不过可别贪吃伤身哦!

 

日常食疗竟能解决这等尴尬?

被口臭困扰到不敢说话?戴着口罩自己闻到嘴里的味儿都觉得尴尬?

IMG_5704.JPG

其实口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大多数人都受过。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口源性的,剩下百分之十与脾胃心肺等脏腑失调有关。

解决口源性口臭的三条方法:

1、解决顽固牙结石:每半年洗牙一次

2、日常清洁口腔盲区:认真刷牙,使用牙线、冲牙器等辅助工具

3、建立一个不利于细菌生长的口腔环境: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如柑橘胡萝卜等

聊完口源性口臭,那么咱们就来聊一聊如何通过中医食疗调理脏腑以防浊气产生口出臭气解决非口源性口臭。

中医认为口臭的形成主要责之脾胃,根据病因主要分为三类

一、湿热内蕴

表现:口臭伴有嗳气,嗳后口臭明显,感头晕身重,小便短赤,大便黏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湿热内蕴,湿困脾,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清气不升,浊气上逆

推荐食疗方:苦瓜凉菜
做法:苦瓜、调料各适量。苦瓜洗净,切片,腌后用凉水冲洗,加调料调味,佐餐。

二、肠胃积热

表现:口臭伴大便干结,脘腹胀满,常面红身热,感心神不宁,想喝冷水,舌红苔焦黄

病因:肠胃积热,熏蒸于上

推荐食疗方:瓜子香口方
做法:甜瓜子适量,研末,调蜜为丸如枣核大,每日清晨空腹洗漱毕,含一丸于口中

三、脾虚湿滞

表现:口臭,伴胃脘胀痛、胃口差、便秘,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滑

病因:平素体虚,脾不运化,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推荐食疗方:荔枝粥
做法:干荔枝5~7枚,去壳,粳米50g。干荔枝和粳米洗净后入锅,加水煮为稀粥。晚餐服用,3~5天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