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不只能煮粥,还是食疗好帮手!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小米,是老百姓生活中常见的食品,老百姓们日常就可以经常食用.可大家殊不知小米实则在中医中是食疗佳品。小米.又称为粟米。其味甘,性凉。归肾、脾、胃经。具有益肾渗湿,和中清热的作用。

在中医药膳学中,常在以下几个场景中运用作为滋补药膳使用以助身体恢复平和

1、病时或病后食用

小米粥较大米粥而言更易吸收消化,而病时或病后调养阶段正气较弱,脾气不足以运化其他粘腻滋补之品。同时小米为五谷,可以提供五谷之精,有助于恢复。

推荐食用方法:小米大枣粥
做法:取汤锅,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小米,转小火慢慢熬煮,待小米粒粒开花时放入红枣碎,搅拌均匀后继续熬煮,待红枣肉软烂后放入红糖,花生碎拌匀,再熬煮几分钟就可以关火了。

2、脾胃虚弱者调养

小米味甘,则有缓和之性;又归脾胃二经,同时好消化易腐熟,对于脾胃虚弱者有调养之用。

推荐食用方法:小米淮山药粥
做法:怀山药40克(鲜品约100克),小米50克,白糖适量。将山药洗净捣碎或切片,与小米同煮为粥,熟后加白糖适量调匀。

3、糖尿病日常食用

从现代科学而言,小米升糖指数较低,对于血糖水平影响小,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更适合日常食用。同时口感也相对较好,是大米的良好替代品。

推荐食用方法:可做成小米干饭。
做法:小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刚刚没过小米即可,隔水蒸1.5小时即可。

4、生产后恢复调养

小米虽为凉性,但产后其他滋补品多为热性,有缓解热性作用,可缓解产后口渴。同时小米较为滋补易吸收,对于产后恢复正气有益。食用时若担心孕妇素体较虚弱凉性太过可加入红糖(性热)。

推荐食用方法:红糖小米粥
做法:小米浸泡30分钟后,取汤锅,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小米,转小火慢慢熬煮,待小米粒粒开花时放入红枣碎,搅拌均匀后继续熬煮,待红枣肉软烂后放入红糖,花生碎拌匀,再熬煮几分钟就可以关火了。

目前正值中医所说春三月,阳气正在生发,可以多食用一些小米粥来帮助人体增长正气,同时调理脾胃,除湿利尿,清爽迎接盛夏。

快来,带你围观糖尿病!(二)

“糖妈妈”那些事儿……

天降麟儿本是人生一大喜事,然而有部分准妈妈却因为怀孕期间患有糖尿病而喜忧参半,她们常常会担心自己患有糖尿病,对宝宝会有影响吗?如果治疗,一定要吃药吗,吃药会不会对宝宝不好呢?自己该怎么办才好?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对疾病和自身有所了解,才能减少无谓的担忧呀,才能更安心地养胎,并生下健康的宝宝。

那么,关于妊娠合并糖尿病,准妈妈们应该知道哪些事儿呢?

准妈妈
什么是妊娠合并糖尿病?

小游医生

简单的说就是既怀孕,又有糖尿病。根据糖尿病和怀孕哪个先出现,妊娠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类。

一类是怀孕前就已经患有糖尿病的,这种情况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另一类刚好相反,怀孕前没有糖尿病,怀孕后才检查出有糖尿病的,这类称为“妊娠期糖尿病”。

据统计,妊娠合并糖尿病中有90%以上是妊娠期糖尿病。

准妈妈
为什么怀孕后会容易得糖尿病呢?原本就患有糖尿病的,是否因为怀孕而加重病情呢?

小游医生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靠胰岛素来调节,它能使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进入细胞中,避免血液中葡萄糖过多引起糖尿病。

怀孕后,母体内会分泌出多种激素来确保胎儿的正常孕育,这些激素降低了胰岛素工作效率。相同量的胰岛素在孕妇身上起到的效果往往达不到未怀孕的时候,因此孕妇的血糖就易高于正常水平。原本就患有糖尿病的,也会因为怀孕而加重病情。

准妈妈
糖尿病对妊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可置之不理吗?

小游医生

对于孕妇而言,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就可能进一步导致孕妇患上高血压或者发生感染等等,也有可能突然头晕昏倒、不省人事。

对于胎儿而言,高血糖的环境,既可能使其过度发育,也可能导致生长受限,甚至出现流产、早产、胎儿死于腹中等。若能顺利分娩,新生儿也可能因为低血糖或不能呼吸而死亡。

准妈妈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危害确实让人闻风丧胆,那准妈妈们能做点什么事儿呢?

小游医生

重视血糖检查!血糖检查项目有空腹血糖(FPG)、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化血红蛋白等。切记去做检查,这样才能知道自己怀孕前是否得糖尿病。怀孕前未得糖尿病者,则应在妊娠24-28周及28周后首次就诊时行75g OGTT检查,这是为了明确怀孕后有没有得糖尿病。

准妈妈
天有不测风云,万一真成为“糖妈妈”,怎么办?

小游医生
     积极配合医生、严格进行血糖管控。大多数患者通过饮食和运动管理是可以实现理想的血糖控制的,可免去吃药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的担忧。

     饮食方面,尽量避免食用白砂糖、红糖、冰糖、糖浆等精制糖,碳水化合物食物选择时可优先选择低血糖指数食物。应根据医生的指引,合理搭配饮食,防止能量摄入过多,但也不应限制过度,能量不足会影响到孕妇自身能量需求和胎儿的生长。

     运动方面,餐后30分钟进行步行运动10-30分钟对母儿均有益。

     若血糖还是控制不佳,便需要应用药物进行干预,首选是胰岛素。

准妈妈
好的,我明白啦,谢谢您的耐心解答!

 

阿胶:女人安胎补血佳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及其他驴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其性甘,平。归肺、肝、肾经。有滋阴补血、安胎的功用。可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对虚劳贫血、肺痿咯血、胎产崩漏等症有良好疗效1

阿胶最早见载于《神农本草经》,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金方》运用阿胶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对妇科疾病,专设“妇人方”3卷,用阿胶组方40余首,见解独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妇人血常不足,阿胶为养血润燥佳品

阿胶为其养血润燥之佳品,如在《千金方》中,用葱白汤方治疗妊娠期间母体虚实寒热错杂、耗气伤阴而燥之证,方中阿胶气味俱阴,养肝血滋肾阴,气生于阴水,阴液得以滋养,则气得以生化,因而阿胶具养血止血润燥以助气化之功,并配伍甘温益气之黄芪、人参、甘草调补气血,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阴生阳长,气旺血充。

阿胶此用见于《千金方》滑胎令易产方。若妇人产难累日,气虚无力生产,胎不得下,或胎死腹中,不得下,治疗当“堕生胎,下死胎”,方用治产难累方,用阿胶补血滋阴,性善下行,使血气充足,分娩有力,并配伍化瘀破血催生药物,使胎产顺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阿胶含18种氨基酸有抗贫血、生血、止血作用,由上可知,令易产方对难产孕妇的止血补血有较大作用,对临月难产的临床研究有一定指导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妊娠胎动不安,阿胶为养血安胎圣药

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腰痛、腹满、心烦、呕吐、下坠感等危及胎儿的症状,根据症状、胎儿月份的不同,皆有法所依,多以药性平和的药物治疗相关症状。药疗方药取自徐之才逐月养胎方,分预安胎和曾伤胎两种情况的不同,予以不同的方药。其中预安胎方实则是未病先防,曾伤胎方是既病防变2

安胎用药原则以健脾益气,滋阴养血为主,《千金方·卷二·养胎第三》预安胎方和曾伤胎方各9首,共18首方,所用药物共49种,其中用药不低于9次、频率不低于50%的药物有9种,分别是人参、白术、甘草、大枣、白芍、麦冬、阿胶、当归、生姜。上述药物出现频率高,人参、白术、甘草为健脾益气药物,大枣、白芍、麦冬、阿胶、当归为滋阴养血药物2

对于妊娠期间发生胎动不安、胎漏,孙氏依不同症状设立安胎方首以预防流产, 见《千金要方·卷二妊娠诸病》。如“妊娠二三月, 上至八九月, 胎动不安, 腰痛, 已有所见即见红方艾叶、阿胶、当归、甘草”以补血安胎。治妊娠外伤胎动不安, “其人顿仆失踞, 胎动不安, 伤损腰腹, 痛欲死, 若有所见,及胎奔上抢心, 短气, 胶艾汤主之”, 以养血安胎、活血缓急止痛,使得痕去胎安2

胎儿的生长,全赖母血的滋养。若冲任脉虚,胎元失去血液的供养,胎动不安,最终必导致妊娠的终止。故滋养气血,固护胎元,为安胎之要法1

《千金方》中以菊花汤,菊花甘寒,清肝经之热,阿胶甘平,养肝经之血,配伍甘苦微寒麦冬,以养阴润燥而清虚热;配伍人参、甘草,味甘入脾,益气补中而资气血生化之源,阴生阳长,气旺血充,诸药合用则养血安胎并举。

孕后阴血下聚以养胎元,阴血益虚,血虚易于瘀,治疗当补血养血以行瘀。治妊娠胎动方中阿胶补血止血滋阴;艾叶暖宫养胎;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川芎并能行血中之气滞;甘草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则阴血生,胞脉得养,胎自安。方中阿胶行补血滋阴之功,并取阴血互化之意。妇人妊娠伤胎常有所下,阿胶为补血止血之要药。孕后伤胎,胞脉受损,殒胎阻滞胞中,新血不循经,故下血。下血失血,气血亏虚,治疗当活血祛瘀,补血止血,而阿胶为补血止血之要药。阿胶补血止血,与活血药之当归相互为用,加强补血之功。血气互用,互相依存,血能载气养气。与甘温益气的甘草同用加强补气摄血止血之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产后调养气血,阿胶为血肉有情之物1

产后妇人为多虚多瘀之体,失血过多,表现为以腹痛、少气、面无华等气虚、血虚症状。虚则补益,阿胶为产后养血补虚之要药。《千金方》中以内补当归建中汤加阿胶及白芷丸,为补血养血之剂,方中阿胶养血补血止血,配伍养血活血的药物,使瘀血去新血生,而行养血滋阴润燥之功。

冲任不固所致崩漏,若出血时间较久,营血不足致经血妄行成为崩漏者,治疗当温养气血止血,使血气充沛,则经自调而崩漏自愈。阿胶止血可塞其流,而治崩还当应补益气血以调经,此时阿胶有补血养血调经之功。

血虚冲任失固,所致的崩漏亦当以养血固冲,阿胶则为养血之要药。瘀血阻滞,血溢脉外,而漏下者,当以活血化瘀,养血止血。阿胶补血止血,与当归、川芎、续断等活血药物配伍补血而不滞血,行养血固冲止血之功。阿胶性甘平,《千金方》中用阿胶治疗妇人崩漏,取其甘能生血化营补虚,以固冲之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综上所述,阿胶是治疗妇科疾病和各种血证的常用中药,同时也是较好的滋补养生之品。《千金方》妇科专篇运用阿胶养血、安胎、润燥、止血之功,治疗各种妇科疾病,为阿胶现代临床应用和医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启迪。

参考文献:

1. 王静,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27(2):448-449.

2. 邓月娥,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25(15) :29-31.

月经不调别担心,桃仁可以照顾你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肺、脾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破血药, 适用于瘀血的各种症状, 也可用于润肠通便;此外,桃仁止咳的功效,但是常常被忽略。历代各家对桃仁的性味、归经及其行瘀破血之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于桃仁行瘀破血的功效,很多名著《本经》《纲目》《千金方》《新修本草》以及近代本草著《中药学讲义》等, 都有记载。常用的药方包括:《千金方》的桃仁汤, 桃仁煎;《千金翼方》的桃仁芍药汤;《普济方》的大黄汤, 当归丸;《伤寒论》抵当汤, 桃仁承气汤;《圣惠方》杏仁散。但在临床上很少单味应用, 常与大黄、麝虫、芒硝、水蛭、桂枝、当归、丹皮、红花等行瘀破血药的配伍应用1

孙思邈提到,不管何种类型的闭经,化瘀便可通闭。桃仁汤用药以桃仁、土瓜根、大黄、牛膝为首选,其次也常用破血逐瘀的水蛭、虻虫。剂型可为汤剂、丸剂(干漆丸)或酒剂(桃仁煎)。

桃仁汤

     【处方】 桃仁14枚 大黄 硝 甘草各3克 蒲黄4.5克 大枣20枚

     【制法】 上六味,哎咀。

     【功效与作用】 活血祛瘀。治跌打损伤,胸腹中有瘀血,呼吸困难者。

     【用法用量】 以水300毫升,煮取100毫升,绞去滓,适寒温尽服之。当                           下。下不止,渍麻汁200毫升饮之即止。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

干漆丸

     【处方】   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                      仁,麸炒微黄),木香半两,槟榔半两,芫花3分,赤芍药3                    分,硇砂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桂心3分

    【制法  上为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作用  妇人夙有滞血,至月水来时,脐腹疼痛。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二

桃仁煎

  【处方】 桃仁 虻虫(各一升) 朴硝(五两) 大黄(六两)

  【制法】上四味为末,别治桃仁,以醇苦酒四升纳铜铛中,炭火煎至二升,下大黄、桃仁、虻虫等,搅勿住手,当欲可丸,下朴硝,更搅勿住手,良久出之,可丸乃止。取一丸如鸡子黄投酒中,预一宿勿食服之,至晡时,下如大豆汁,或如鸡肝凝血虾蟆子,或如膏,此是病下也。

     【功效作用 治带下经闭不通方

     【摘录 《备急千金要》 卷二十五

在以上的方子中,桃仁汤药效迅速,但是不要加入过多破血的药;干漆丸的作用相对来说较缓慢;桃仁煎中酒可帮助药性到达全身,能快速起效。这些药方可以用于治月经不调,或一月再来,或两月三月一来,或月前或月后,闭塞不通,都有很好的效果。

桃仁虽有行气以和肝血之作用, 但若单用往往不能达到活血之目的, 而在于配伍应用, 配行血药行血, 配破瘀药破瘀;桃仁虽有止咳喘润大肠之功, 但也在于配伍应用, 如千金草茎汤治肺痛之咳吐脓血, 用桃仁配伍草茎等以清肺热止咳。此外如《太平圣惠和剂局方》 的杏参散等,可以说桃仁有类似杏仁的功用。

桃仁的炮炙方法, 多去皮尖生用、炒用或制霜用, 其疗效无显著差别。至于连皮尖应用可破血, 去皮尖应用可润肠的说法,在临床应用上不一定有此严格的界限2

参考文献

1.王文敏. 天津医药杂志. 1965;7 (3 ) : 241-242 .

2.李柳骥, 等. 安徽医药学院学报.2012;31(4):13-15.

快来!带你围观糖尿病

快来!带你围观糖尿病!

某一天,阿游如厕,刚要脱下裤子,却突然发现马桶上好像有什么在动?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支蚂蚁小分队。难道是马桶香甜可口?还是蚂蚁们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都不是!敏锐的阿游马上想到:家里可能有人得了糖尿病了!

   糖尿病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甚至身边就有亲朋好友患病。目前糖尿病有四种,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患病人数最多的2型糖尿病,今天我们聊聊2型糖尿病这个小魔头,以下简称为“糖尿病”。

   糖尿病是在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也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糖尿病虽不是绝症,可一旦患上,大多数人就会被它缠绕终生,难以摆脱。

   有人可能要问,怎么好端端地就得糖尿病了呢?简单而言,糖是人体需要的能量物质,它来源于食物,经过体内各种加工变成可直接被机体利用的葡萄糖。同时呢,人体有一种叫做胰岛素的激素,可以降低血糖。因此,当胰岛素的产生过少或者胰岛素量够,却没办法派上用场时,人体的血糖就会持续升高,发为糖尿病。

糖尿病的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下降,此外还会容易饥饿、口干等。抽血或者自己扎手指测血糖时,会有血糖升高;验尿时,多数人也会有尿糖阳性。这也就是文章的开头讲到,马桶上有蚂蚁的原因了……

千库网_卡通世界糖尿病海报背景_背景编号5746424.jpg
千库网_糖尿病拒绝做糖人插画_元素编号12908313.png
 

由于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较多,整体病情控制也比较好。所以有些人会不重视这个病,觉得不就是体内的糖比别人多嘛,因此不就诊、不吃药或擅自停药、不监测血糖。提到这里,小编眉头一皱,告诉你糖尿病并不简单。如果糖尿病患者不按期服药、不定期监测血糖,使机体长期处于一个高糖状态下,就会出现血管、神经、足、心脏、肾脏、眼睛的损害,如肢体麻痹、足部坏死脱落或截肢、失明等。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对糖尿病这个小魔头敬而远之呢?简而言之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饮食上,要均衡饮食,少吃甜食,维持理想的体重。这里的理想可不是你认为的理想,而是国际公认的理想体重。如何知道自己的体重是不是理想的呢?其实是有公式的。BMI即是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的成人标准值是18.5-23.9,在这范围内才算是理想的、标准的体重。赶紧算一算,超重的亲就赶紧迈开腿减肥吧。平素运动建议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时间约为半小时到一小时。记得持之以恒喔~

另外,要提醒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的小伙伴们,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这并不是说糖尿病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而是说糖尿病患者,他的下一代比其他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更高一些。因此,提醒这些小伙伴,要更加注意预防小魔头的到来。

 

感冒怎么办?

感冒原来是这么回事⋯…

    冬去春来,四时交替,冷暖变化,人易感冒。感冒是老朋友了,它总是趁我们不注意就匆匆来袭。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它的症状足以让我们痛苦不堪,比如疯狂打喷嚏,擤鼻涕擤到鼻子又红又痛;或是鼻涕在鼻腔里滴滴嗒嗒地往下跑,纸巾稍微掏得慢点,晶莹剔透的鼻涕就流出来了,尴尬不已;或是整个鼻子都塞住,无奈只能张嘴呼吸,唇干口干;或是喉咙痒痒,总想咳嗽,偶有痰;或是喉咙剧痛,吞个口水、打个哈欠都感觉到疼痛的存在;此外还可能有头痛、头晕、眼泪汪汪、精神不振 、四肢无力等症状。

united-nations-covid-19-response-avt0TnE_NS0-unsplash.jpg

  感冒了怎么办呢?有些人就会搬出直男名言——“多喝热水”!这句话其实没有错。普通感冒是一个自限性的疾病 ,一般7天左右会自己痊愈,不需要用药,只需多喝热水、多注意休息就行了。那为什么药店里还有各种各样让我们挑花了眼的感冒药呢?因为吃药可以缓解感冒的症状,让患者好受一些,不受感冒的折磨;也可以加快其痊愈的进程。五花八门的感冒药,我们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那一盒呢?

   从中医来看,要对症下药。普通感冒最常见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寒和热,是相对的两面,用药自然也是相反的。所以分辨错风寒风热,用错药,就南辕北辙、加重病情。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自我辨别:1.鼻涕:如果鼻涕为透明、无色、清亮,质地比较稀,则偏寒证;如果鼻涕为黄色或黄绿色,质地粘稠,则偏热证。2.咳痰:若咳痰清稀,色白或无色透明,偶带泡沫,则寒证居多;若痰黄稠,则热证居多。3.喉咙:喉咙红肿,疼痛不适,伴有口渴明显,喜饮水,多为热证;喉咙无不适,多为寒证。用药方面,风寒感冒可喝些生姜水祛寒、发汗,或选服三拗片,伤风感冒颗粒。风热感冒可选服银翘片、桑菊感冒片。

matthew-henry-U5rMrSI7Pn4-unsplash.jpg

    此外,小编教给大家一个小妙招,在感冒初起、有点小苗头时,可能没办法快速辨别是寒是热,可以喝些热水或热粥,接着裹紧自己的小棉被,等待出汗。当有一阵的微微汗出后,擦去身上的汗,并注意不要再吹风受寒,便可使致病外邪从汗孔排出,外邪得驱,感冒得愈。

END

男性养生看这里

养生是当下的热门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也是现代人趋之若鹜的健康生活方式。今日头条进行的居民健康关注度调查显示,最受大家关注的10大养生关键词是:“泡脚、养肝、食疗、白开水、养胃、补肾、健脾、补钙、戒烟、补药”。在这些词中,小编早就嗅到了中医药的气息。前面小编从中医的《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角度讲述了女子的养生之道,今天,我们来聊聊男同胞们又该如何养生。

 

      《内经》中的“女七男八”,是中医关于男女生长周期的一种说法。书中提到:“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茁壮成长,应当督促孩子饮食上不要挑食,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并注意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此外,家长可能比较担心的孩子性早熟的问题。性早熟的原因有很多,常表现为男孩子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如生殖器官的发育,变声等。对此,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给孩子过度的进补,如大量服用鹿茸,蜂王浆等。在购买鸡翅,鸡腿等禽肉类时,建议在正规市场、超市购买监管严格、来路明确的禽肉类,因为现在一些不良生产者可能会在禽类的喂养过程中添加催熟剂,导致禽肉中催熟剂残留。此外,管理好家里的药物箱,切勿让孩子胡乱服用避孕药等激素类药物。

正常情况下,男子在11-13岁进入青春期,最早征兆是睾丸增大。随着第二性征的发育,男子开始具备生育能力。有些人会因为遗精产生心理负担。其实不频繁的遗精是正常现象,可能是由于平时精神压力过大引起的,不必太过担心;但是如果遗精过于频繁,比如每周2 – 3次以上,注意到正规医院看医生,饮食上可配合食用牡蛎、芡实。牡蛎就是我们常吃的蚝,蚝肉味道鲜美,蚝壳也可磨细粉泡水服用。芡实可以做成甜点,口感较佳,如芡实椰奶,红糖芡实汤等。

到了24岁,男子的身体基本发育成熟,并开始往最佳状态发展。此阶段的男子当注意作息规律、适当运动,饮食上不要暴饮暴食、过饥过饱,也不要过劳过逸。32岁左右是男子身强体健的阶段,也是生育的最佳时期。古人说三十而立也不是没有依据的,这个阶段适合成家立业。生活上男子应该注意房事节制,作息规律,少烟少酒,才能养护身体,保护精子,生出健康的宝宝。

走到40岁,身体就开始走向下坡路了。肾气开始亏虚,出现脱发、牙齿松动;到了48岁,阳气亏虚,出现面色焦暗、两鬓苍白。人到中年,要多多养护肾气、肾阳。肾气亏虚还可见精神倦怠,腰膝疲软;而肾阳虚还可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频数,夜尿多。饮食上可用肉苁蓉与羊腰子或猪腰子煮粥,或是吃些鹿角胶。平时可按揉肾俞、命门、志室等穴位,每日按揉五至六次,每次每穴位五分钟;也可以打八段锦,八段锦的具体方法大家可以在网上学习,这里不做累述。八段锦有补助肾阳的功效,重在每日坚持喔。

肝腧,肾腧_看图王.png
命门_看图王.png
志室_看图王.png

56岁的男子肝气也开始衰弱,会发现腿脚不如以前那么矫健灵活,走路速度也变慢了。肝肾亏虚,除了腿脚行动不利索,还可能有下肢痿软无力,眼干,眼花,腰背酸软,耳鸣等表现,建议大家泡些枸杞水喝喝,有些人可能喝了容易上火,可配点杭菊或决明子;也可吃些桑葚、黑芝麻、黑豆汤、黑米红豆粥。穴位方面可按揉太溪、肾俞、涌泉、肝俞、太冲等穴位,每日按揉五至六次,每次每穴位五分钟。此外,上面讲的八段锦也同样适用。活到64岁,就步入了老年状态,这时建议慎饮食、慎起居,可进行清晨散步之类的低强度运动,锻炼好身体,防范于未然。

太冲_看图王.png
涌泉_看图王.png
太溪_看图王.png
本文图片载自: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女性养生看这里

   女性养生看这里

     养生,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它总是作为微信、抖音的常客频繁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那到底养生怎么养?女生痛经真的就是宫寒吗?人到中年不得已,真的就要保温杯里泡枸杞吗?今天让我们来聊聊女性的养生之道。
     首先我们从小女孩聊起,爸爸妈妈们可能都会关注孩子换牙齿,甚至还会念叨,怎么他家的娃开始换牙了,我的娃还没换呢?那么孩子几岁开始更换牙齿才算正常?《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有言:“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小女孩一般在6~7岁左右开始换牙齿。对于太早换牙的孩子,家长们可能就要注意一下孩子的牙齿有没有受过外伤导致脱落?或者存在龋齿?牙龈炎?如果换牙偏晚,家长们可以观察孩子是不是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身高偏矮、头发偏少且发色干黄无色泽?如果答案是yes的话,那从中医角度讲,很可能就是肾气亏虚了。建议多带孩子去晒晒太阳,以晒背部为主;揉按孩子的太溪、命门、肾俞、关元等穴位,每个穴位每日按3-4次,每次5分钟;帮助孩子养成早睡的习惯;饮食上可多吃些黑芝麻、核桃仁。此外,脾往往和肾相关,家长要注意孩子有没有脾虚的症状,脾虚往往表现为吃饭没胃口、容易拉肚子、面色萎黄、体型较为瘦弱。如果孩子有脾虚的表现,可以煲点太子参瘦肉汤、山药莲子汤服下;或揉按足三里、中脘穴位,每个穴位每日按3-4次,每次5分钟。

 

命门_看图王.png 肾腧_看图王.png

     而当女生迈入青春期,就开始来月经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姨妈”。月经初潮一般是在12-14岁左右,有些女生会提前或推迟一年左右,不用太担心。但是16岁还没初潮的女生,切记到正规医院看医生。一般情况下,亲爱的“大姨妈”总是每月都如期而至来探望我们,她的到来让女生痛苦不堪,比如腰酸,小腹疼痛坠胀,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这也就是痛经。痛经是不是宫寒呢?痛经如何预防和缓解呢?其实痛经不一定是宫寒。针对痛经的措施也因人而异。比如,平素怕冷、月经颜色偏暗红的女生可饮红糖生姜水,用暖宝宝外敷小腹,平时饮食上可多吃点温性食物,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姜枣花椒汤。少吃螃蟹、饮料、水果、冰淇淋等寒凉食物。平时比较急躁,情绪波动比较大,月经血块多、伴有乳房胀痛的女生可用玫瑰花加益母草泡水服下,平时也可以多饮玫瑰花茶,同时进行体育锻炼,放松心情,舒缓压力。
太溪_看图王.png

足三里_看图王.png

支沟_看图王.png

    《内经》言:“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女性到了21岁左右,身体的各器官(包括性器官)才算真正的发育成熟,28岁左右,是女性身体最好的时候。在21-28岁这个阶段,女性朋友们不必刻意地滋养补益身体,只需健康、规律生活即可,比如早睡早起、作息规律、适当的锻炼、保持愉快的心情等等。此外,这个阶段也是孕育胎儿的最佳时期,因为此时女性身体各机能达到最佳状态,能够给予下一代最好的物质基础,孕育出来的孩子身体会比较好。从这个角度来看,家中父母催婚催生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天枢_看图王.png

中脘、关元_看图王.png
     过了28岁的巅峰,身体就开始在走下坡路了。最明显的可能就是面部和头发了,35岁左右面部开始长一些黑斑、皱纹开始生长,也逐渐脱发。到了42岁左右,面部皮肉开始焦枯,发色也会变白。有些人可能会用各种各样的昂贵护肤品,希望永葆青春容颜,但是也不要忘了内部身体的调理其实更重要喔。当下流行的泡枸杞水可以益精明目,滋补肝肾,对中年人的养生有一定作用,但是并非养生的全部。《内经》认为女性的衰老与三阳脉相关,因此建议大家应注重胃肠的调理养护,注意调理好自身的消化、吸收、排泄功能。平时饮食清淡、不要暴饮暴食,可煲点砂仁黄芪党参排骨汤、山药薏苡仁汤等调理胃肠。同时养成定时清晨排便的习惯,坚持每日一排,保持大肠通畅。有些女性可能有便秘的困,可吃些杏仁、松子、核桃等果仁类食物,或是谷物、番薯、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也可多揉按足三里、支沟、天枢等穴位,每个穴位每日按5-6次,每次5分钟。对于代茶饮,建议泡些枸杞加决明子或者党参加黄芪。
      到了进入49岁,就要迈入更年期了。这个时期的女性朋友,可能会月经不规律或者已经绝经,潮热、盗汗、烦躁、抑郁、阴道干涩等症状,这是体内激素的变化在作祟。建议大家可以吃一些养阴润燥之品,如鱼胶、燕窝,或是日常的沙参玉竹瘦肉汤、麦冬玉竹排骨汤、熟地瘦肉汤等。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到医院就诊。

本文图片载自: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END

防暑有道,快来看看中医怎么做!

盛暑夏日,光照强烈,如果防晒措施不到位,皮肤很容易出现发红发痒现象,形成晒斑,甚至出现晒黑晒伤的问题。数据表明,高达75%的皱纹都因日晒形成,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更是肌肤衰老的主要原因。

在国内外主流网站搜索“防晒”二字,你将会看到几千万篇与防晒相关的文章,几百种防晒产品,化学防晒诸如防晒霜、防晒喷雾,物理防晒诸如遮阳伞、防晒帽、防晒袖套、防晒衣等,大家都生怕日光灼伤了自己娇嫩的肌肤。

image.png

图 / CNKI防晒相关截图

中医里讲,“头为诸阳之首”,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腹为阴,背为阳”,督脉作为阳精之海,处在人体背部的正中位置,背日而照,可补督脉之阳,调节全身组织器官。由此可见,在合适的时间段内,顺应自然,多晒太阳,可以促进脏腑气血调理,温煦经络,通达阳气,进而身心舒泰。

image.png

万事物极必反,如果没有结合自身情况,晒太阳时间过长,或因服食灰菜,过食小白菜、菠菜、苋菜等光感性食物,很容易经烈日暴晒诱发晒伤,也就是出现日晒伤的情况。日晒伤又称为日光性皮炎,中医上称为晒疮,是由于强烈日光照射局部出现的急性光毒性皮炎,多见于春夏季,好发于儿童与妇女,常见症状有局部红斑,水肿、水疱、丘疹等,并伴有剧痒、灼痛、落屑、流水等,甚至可引发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

根据五行相互制化的原则,我们常采取疏散风热、清凉解表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将日晒伤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热毒侵袭型

受晒皮肤红肿、光亮,或有红色丘疹集簇,灼热刺痛、瘙痒,或伴身热、头疼、口渴、小便赤短。舌红,苔薄,脉滑数。

处方:

生石膏30g,银花、生地、紫花地丁各15g,野菊花、丹皮、黄芩、连翘、栀子各10g,竹叶、甘草各6g。局部水肿者,加冬瓜皮、泽泻各10g;身热、口渴者,加天花粉、桑叶各10g。每日一剂,水煎三次,晒合并药液,早、中、晚分服。

 

二、湿毒互结型

暴晒处红斑弥漫,肿胀明显,水疱簇集,疱壁紧张,破后流黏液,或糜烂结痂,自觉瘙痒,灼热,口不渴或渴不多饮,眼睑红。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处方:

生地15g,泽泻、车前子、黄芩、赤芍、丹皮、柴胡各10g,龙胆草、木通、甘草各6g。水疱溃破糜烂者,加马齿苋、黄柏、苍术各10g;身热、口不渴者,加佩兰8g,淡竹叶6g。每日一剂,水煎三次,合并药液,早、中、晚分服。

image.png

除此之外,还可遵循四种预防之法:

· 经常参加室外锻炼,增强皮肤对日晒的耐受能力;

· 在上午10时到下午2时日光照射最强时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或减少活动时间;

· 避免日光曝晒,外出时注意防护,如撑伞、戴宽边帽、穿长袖衣服;

· 若在户外,建议常规应用日光保护因子(SPF)20以上的防晒剂,有严重光敏者需用SPF30以上的高效遮光剂。

温馨提示

NOTICE// 以下几种人群不适合晒太阳

· 皮肤偏黑的人,要减少日晒,要不然晒得越多,就会使你的皮肤越来越黑。还有就是皮肤比较薄的不要经常进行日晒,要不然紫外线太强,会使得脸上长斑;

· 活动性肺结核患儿不宜日晒。患活动性肺结核的小儿则不宜多晒太阳,因为这类人过多地晒太阳可能会产生精神不振、头痛头晕,严重的会昏迷、抽筋。因此,活动性肺结核患儿不宜多晒太阳;

· 头发颜色变黄或发红的人,过去曾被太阳晒伤的人,皮肤产生水泡的人,家族中有皮肤癌病人不适合日晒;

· 太饿太饱的人,空腹或饭后不适宜进行日晒;热调节障碍者、光过敏者、心力衰竭以及发热性疾病者禁用日光浴疗法;

· 较重心脏病、妇女经期、分娩后、尿毒症、结膜炎、白内障、活动期肺结核等均不宜多晒太阳。

中医美容你想不想知道?

生老病死,是自然常态。即使是在健康情况良好无大碍的情况下,我们也逃不过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变老变丑的宿命。

但每个女生都爱美,为让让女人老得慢一点。整个医美界、化妆品界、保养品界都在努力…

对于我而言,适明质酸类填充我是不会考虑的,因为后期的面部僵化变形太可怕了。所以一个聪明的人应该是不会为了几年的美,放弃余生全部的美的。毕竟,我是要美一生的人!

所以,我用过的方法,也就是各种外用保养产品而已。

至于效果,

第一、便宜没好货是真的,几十块的产品,特别是淘宝不知名产品,真的没用。与其节约买这样的产品,还不如宝宝霜。

第二,200-2000的护肤产品,用久了效果都一样。也就是说,外用护肤产品可以达到的效果是有极限的。

“何为美?”对于女人而言,到底什么叫美?

瘦了,白了,皮肤保湿了就美了吗?当然不是,這些不过是很容易达到的外在条件。真正的美,是一种健康的状态,精神饱满、气色红润,其次才是白瘦…等

以上三点,我想SKII和Yestar 都给不了你。

能给你的只能是中医的智慧:

以前也信中医,但总觉得它是见效极其慢的,所以生病都选西药。到后来,遇到了我师父,有一天我没睡好,向师父求救,艾灸哪个穴道可以去水肿,让当天气色也相对好一些,原本用来拯救睡眠不足的这十分钟艾灸,竟意外地让我面部皮肤在做护肤的结算吸收率提高了整整400%,持续了四五天,直到我的脸部水分正常,效果如同做了字体脂肪填充

(每人体质情况不同,此方法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有效,毕竟每个人对药物的效果反应及接收程度不同)

刚才是我的个人例子,那么普通女孩子应该如何用中医艾灸来保持美丽呢?首先,我们从《黄帝内经》中来了解一下人体衰老的秘密: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素问.上古天真论》

由此可见,女子每个月按时来月经的条件就是任脉通、冲脉盛,所以想要芳华常驻,第一步就是调理任冲二脉,那么,调理任冲二脉就有两个特别好的穴道,一个是列缺穴,另一个是公孙穴,因为中医认为列缺主任脉,而公孙则主冲脉,所以两个穴道能够很好地调理任冲二脉。

方法一:使用艾灸或配合艾灸盒在列缺及公孙穴做悬灸。

时间: 30分钟1次隔天灸1次 10天为一个疗程

其次,中医认为肾气是先天之本,肾阳不足容易导致小便清、夜尿多、腰酸腿软,气色差等,这个时候我们就有一个很好的穴道,就是命门穴,命门顾名思义,就是生命之门,所以能够很好地补肾之阳气。

方法二:使用艾灸或配合艾灸盒在命门穴做悬灸。

时间: 30分钟1次隔天灸1次 10天为一个疗程

(命门穴的位置,在肚脐正后方的脊柱下凹陷处,用手找到前面的肚脐眼,就能观想后方的命门位置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