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暑夏日,光照强烈,如果防晒措施不到位,皮肤很容易出现发红发痒现象,形成晒斑,甚至出现晒黑晒伤的问题。数据表明,高达75%的皱纹都因日晒形成,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更是肌肤衰老的主要原因。
在国内外主流网站搜索“防晒”二字,你将会看到几千万篇与防晒相关的文章,几百种防晒产品,化学防晒诸如防晒霜、防晒喷雾,物理防晒诸如遮阳伞、防晒帽、防晒袖套、防晒衣等,大家都生怕日光灼伤了自己娇嫩的肌肤。

图 / CNKI防晒相关截图
中医里讲,“头为诸阳之首”,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腹为阴,背为阳”,督脉作为阳精之海,处在人体背部的正中位置,背日而照,可补督脉之阳,调节全身组织器官。由此可见,在合适的时间段内,顺应自然,多晒太阳,可以促进脏腑气血调理,温煦经络,通达阳气,进而身心舒泰。

万事物极必反,如果没有结合自身情况,晒太阳时间过长,或因服食灰菜,过食小白菜、菠菜、苋菜等光感性食物,很容易经烈日暴晒诱发晒伤,也就是出现日晒伤的情况。日晒伤又称为日光性皮炎,中医上称为晒疮,是由于强烈日光照射局部出现的急性光毒性皮炎,多见于春夏季,好发于儿童与妇女,常见症状有局部红斑,水肿、水疱、丘疹等,并伴有剧痒、灼痛、落屑、流水等,甚至可引发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
根据五行相互制化的原则,我们常采取疏散风热、清凉解表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将日晒伤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热毒侵袭型
受晒皮肤红肿、光亮,或有红色丘疹集簇,灼热刺痛、瘙痒,或伴身热、头疼、口渴、小便赤短。舌红,苔薄,脉滑数。
处方:
生石膏30g,银花、生地、紫花地丁各15g,野菊花、丹皮、黄芩、连翘、栀子各10g,竹叶、甘草各6g。局部水肿者,加冬瓜皮、泽泻各10g;身热、口渴者,加天花粉、桑叶各10g。每日一剂,水煎三次,晒合并药液,早、中、晚分服。
二、湿毒互结型
暴晒处红斑弥漫,肿胀明显,水疱簇集,疱壁紧张,破后流黏液,或糜烂结痂,自觉瘙痒,灼热,口不渴或渴不多饮,眼睑红。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处方:
生地15g,泽泻、车前子、黄芩、赤芍、丹皮、柴胡各10g,龙胆草、木通、甘草各6g。水疱溃破糜烂者,加马齿苋、黄柏、苍术各10g;身热、口不渴者,加佩兰8g,淡竹叶6g。每日一剂,水煎三次,合并药液,早、中、晚分服。

除此之外,还可遵循四种预防之法:
· 经常参加室外锻炼,增强皮肤对日晒的耐受能力;
· 在上午10时到下午2时日光照射最强时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或减少活动时间;
· 避免日光曝晒,外出时注意防护,如撑伞、戴宽边帽、穿长袖衣服;
· 若在户外,建议常规应用日光保护因子(SPF)20以上的防晒剂,有严重光敏者需用SPF30以上的高效遮光剂。
温馨提示
NOTICE// 以下几种人群不适合晒太阳
· 皮肤偏黑的人,要减少日晒,要不然晒得越多,就会使你的皮肤越来越黑。还有就是皮肤比较薄的不要经常进行日晒,要不然紫外线太强,会使得脸上长斑;
· 活动性肺结核患儿不宜日晒。患活动性肺结核的小儿则不宜多晒太阳,因为这类人过多地晒太阳可能会产生精神不振、头痛头晕,严重的会昏迷、抽筋。因此,活动性肺结核患儿不宜多晒太阳;
· 头发颜色变黄或发红的人,过去曾被太阳晒伤的人,皮肤产生水泡的人,家族中有皮肤癌病人不适合日晒;
· 太饿太饱的人,空腹或饭后不适宜进行日晒;热调节障碍者、光过敏者、心力衰竭以及发热性疾病者禁用日光浴疗法;
· 较重心脏病、妇女经期、分娩后、尿毒症、结膜炎、白内障、活动期肺结核等均不宜多晒太阳。